陪伴病童走最后一段路 玩耍聊天重要性不亚于治疗 丧子母任家访义工延续爱儿生命
当药石无灵,生命陷入倒数时,人理所当然,会有最后想做的事、一个 wish list。而相比成人,病童的愿望更加微小。可能只是想有人陪他们画画,也有人想吃一个从电视上看到的「飞机餐」。这些都不是正式的医疗需求,亦正因如此,反而不易办到。有团体便组织义工,以上门家访形式,探望晚期病童,陪伴之余,也希望能令病童的最后阶段,过得丰盛一点,能享有同龄人感有的玩乐时光。
「这间课室就是我的儿子,在这儿读 K-1 时的课室……他是读『和平班』的。」现在再说起旧事,东东妈妈一脸笑容,似乎在回味与儿子的点滴。其实丧子的锥心之痛永远不会消失,只是夫妇俩选择了,与其沉浸在伤痛中,不如运用自身经历,帮助其他临终病童,「也是延续儿子的生命。」
今个月的 24 日,是东东的 11 岁生日。说起儿子,妈妈不住口地讚,「很乖」、「很聪明」,说他即使身患顽疾,几乎每天都要吃药,中西药交替接力,但一直表现乖巧,「不会因为吃药便闹脾气。」也觉得他其实知道自己的情况,甚至知道甚么是死亡。
到户服务由于晚期病童的状况可能随时变化,计划会以 8 次探访为一个周期,「之后再做中期检讨,双方都可以有一个空间,不用说承诺太多,如果效果好,8 次之后可以再继续。」郭皓晴说,没有刻意设限额,虽然 20 万元的赞助其实并不充裕,但不介意从其他有盈利的项目调拨资源,「始终真係想做,我们自负盈亏,有些能赚钱的项目,(盈利)就用在这些项目上。」
其他人也在看转载请注明来自小白资讯,本文标题:《陪伴病童走最后一段路 玩耍聊天重要性不亚于治疗 丧子母任家访义工延续爱儿生命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